已阅读
河北涿州洪涝灾区的民间救援力量:村里最后一个老人接出来了
受到连续强降雨和上游洪水过境影响,河北涿州防汛形势严峻。码头镇地处涿州市东北部,多条河流汇合途经之地,因此出现严重积水。8月4日,记者跟随救援队来到码头镇,这里的救援工作进入收尾阶段,其中民间救援队伍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8月4日,向五村里的水退了些,不过仍有数米深,大半房屋依然浸在水中。村民基本上已经撤离,有救援队员在村内巡航,检查是否有遗落的被困居民。
王红艳撤离后住在健康城收费站提供的大楼里,不少村民在那里避灾。那里虽然有得住,但是断电断水断气,一日三餐只能吃馒头、泡面,喝矿泉水。年纪大的老人在涿州三中安置点里,那里有热餐食提供。
吕大爷今年77岁,熟知向五村的大小事。在他印象中,1963年的洪水也比不上这次严重。
距离向五村百米左右,是码头镇的一处物资仓库,不断有运送物资的车辆驶入卸货。洋泗村的村民张豪(化名)正在排队领取物资。一般都是各村的书记来镇上领取物资,但洋泗村的村干部被困在家中,只能委托张豪来领。“我们村上出来了几十户人,大部分都还在家里,最严重的问题还是断水断电。”
上午11时许,沛县退役军人救援队深入北芦村内的北芦小区展开救援。由于水深允许涉水前行,大部分队员都未乘坐救生艇,以尽量多地转移被困居民。小区入口处积水最深,接近大腿根部,小区内部则积水稍浅,基本维持在膝盖位置。
“有物资吗?能给我们送点吗?”在二单元一层,五六位居民招呼着救援队。一位家住4楼的大姐说,他们暂时有吃喝,但不多了。
在救援队不断转移居民的同时,很多居民也在涉水外出,自行去物资发放点领取物资。两名沛县救援队队员背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往村口走,孩子的父亲马路永跟在后面。他家已经接近断粮,孩子一天只能喝一瓶水,一日三餐干嚼方便面。他待不住了,跟救援队出来找点物资。
正值饭点,十几位小区居民同马路永一同蹚水前往村口,听说有盒饭可以领,他们都打算出去领。一位救援队队员说,目前码头镇物资并不匮乏,但是在分配环节做得不够好。救生艇带着物资进入小区后,分到哪一栋楼并没有明晰规划。这样的结果就是,有些居民家里存货多,有些却领不到基本保障。
北芦小区附近的另一处物资发放点也排起长龙。“一人两袋方便面,不管家里多少人都按人头算,发完为止。”一位志愿者向人群喊道。
这位志愿者说,目前发放物资必须严格按需分配。“需要药就领药,需要水就领水,之前有些居民会多领物资囤货,如此一来多少物资也不够发放。”
一位来自陕西西安的救援队队长表示,目前救援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,还留在小区里的居民大部分是不愿转移的。他和队员们都在劝说居民尽快撤离,“万一又有泄洪,或者再下雨,还是有危险的。”
在北芦村的洪灾救援中,有不少来自民间的救援力量。在北芦小区入口,高宇正在把十几箱泡面、矿泉水和面包搬到一艘冲锋艇上。这是他和他的同事们当天运送的第四车物资。
物资和冲锋艇都是高宇自费购买的,他在涿州市经营一家药房,是一名中医。他家和药房都在市区地势高处,因此没有被洪水影响。一听说附近村落受灾严重,高宇叫上同事,买来一艘冲锋艇,就赶到了灾区现场。
8月1日,高宇赶到107国道,随后两天都在西潭村救援。“西潭村里最后一个老人,我给他接出来了,任务已经完成。”高宇说。
8月4日,高宇穿着迷彩服来到北芦村,口袋里插着对讲机和同事们随时沟通灾民情况。他驾驶冲锋艇进入洪水区救援,同事们则在街边支起蓝色的应急帐篷,给已经离开洪水区的居民派发物资。
每当高宇把满满一船物资运入北芦小区,单元楼门口都有五六个居民蹚着水领取物资。矿泉水是最抢手的物资,高宇的冲锋艇刚进入小区20分钟,一百多支矿泉水就被分完了。
临近中午12时,高宇回到同事支起的应急帐篷里。在帐篷不远处,来自郑州的樊敬召正在切猪肉,为灾民和救援队队员准备午餐。他穿戴的围裙上写着“郑州八哥”四个字。原来,他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曾和一群好友奔赴支援,他在这群好友间排行老八,因此给自己起了这个称呼。
这次奔赴涿州,樊敬召希望为救援队提供支持,因此开了一辆小货车,货车里装着各类蔬果肉菜。“我们郑州很多救援队来涿州,我希望他们能吃上热饭热菜。”樊敬召说,“我就想到农村救灾一线,相比城里,农村灾区很多问题解决不了,所以我们就直接到这里了”。